dàoshì

道士


拼音dào shì
注音ㄉㄠˋ ㄕˋ
词性名词


道士

词语解释

道士[ dào shi ]

⒈  指崇奉道教而又从事教务的人。

那道士又执令牌,烧了符檄。——《西游记》

Taoist priest;

⒉  修佛道之士的略称。魏晋时指和尚。

佛教初传此方,呼僧为道士。——《盂兰盆经疏下》

monk;

引证解释

⒈  有道之士,道德品质高尚的人。

汉 董仲舒 《春秋繁露·循天之道》:“古之道士有言曰:‘将欲无陵,固守一德。’”
汉 刘向 《新序·节士》:“介子推 曰:‘ 推 闻君子之道,謁而得位,道士不居也,争而得财,廉士不受也。’”
《后汉书·第五伦传》:“﹝ 第五伦 ﹞遂将家属客 河东,变名姓,自称 王伯齐,载盐往来 太原、上党,所过輒为粪除而去,陌上号为道士,亲友故人莫知其处。”

⒉  炼丹服药、修道求仙之士。 《汉书·王莽传下》:“卫将军 王涉 素养道士 西门君惠。

君惠 好天文讖记。”
晋 郭璞 《游仙诗》之二:“青谿千餘仞,中有一道士。云生梁栋间,风出窗户里。借问此何谁,云是 鬼谷子。”
唐 韩愈 《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》:“君昆弟六人,先君而殁者四人。其一人尝为 郑 之 滎泽 尉,信道士长生不死之説。既去官,絶不营人事。”
清 和邦额 《夜谭随录·潘烂头》:“潘烂头,不知何许人,为道士于 京江,有异术。”

⒊  道教徒。

《梁书·沉约传》:“﹝ 沉约 ﹞乃呼道士奏赤章於天,称禪代之事,不由己出。”
《资治通鉴·梁敬帝绍泰元年》:“齐 主还 鄴,以佛、道二教不同,欲去其一,集二家论难於前,遂敕道士皆剃髮为沙门。”
胡三省 注:“道家虽曰宗 老子,而 西汉 以前未尝以道士自名,至 东汉 始有道士 张道陵、于吉 等,其实与佛教皆起於 东汉 之时。”
俞平伯 《重过西园码头》:“受罪有和尚道士可以超度,想呼奴唤婢则有泥塑的金童玉女。”

⒋  佛教徒;和尚。

南朝 梁 慧皎 《高僧传·义解一·竺道潜》:“恢 嘲之曰:‘道士何以游朱门?’ 潜 曰:‘君自覩其朱门,贫道见为蓬户。’”
清 昭槤 《啸亭杂录·王树勋》:“松公 故喜佛法, 树勋 投其意指,公大赏鉴,因命易装为道士。”

国语辞典

道士[ dào shì ]

⒈  信奉道教的人。

⒉  方士、仙人。

《文选·郭璞·游仙诗七首之二》:「青谿千仞余,中有一道士。」
宋·苏轼〈后赤壁赋〉:「梦一道士,羽衣蹁跹,过临皋。」

⒊  泛称有道之士。

汉·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循天之道》:「古之道士有言曰:『将欲无陵,固守一德。』」

英语Daoist priest

法语prêtre taoïste

分字解释


※ "道士"的意思解释、道士是什么意思由找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这名叫方天野的道士此时面对着越无幽告了声罪,大方诚恳,脸上的市侩神色也突然间消失的无影无踪,与之前简直判若云泥。

2.就算是老道士的死是他们哀悼,但是每日添油焚香之类的琐事,都是与往常一样的做着,弟子们脸上,也是笑容多过于哀思。

3.更严重的是,身为皇帝徽宗,醉生梦死,自称教主道君皇帝,置国事于不顾,常和道士在一起,装神弄鬼,编造天书,欺世惑众。

4.香港得妄图片。道士僧侣乘在香港的主动扶梯编制和挪动转移的通道,这是世界的最长的,他们要到一个瑰丽的庙宇。

5.李淳罡大声道:“剑来!”,徽山所有剑士的数百佩剑一齐出鞘,向大雪坪飞来。龙虎山道士合式千柄桃木剑一概出鞘,浩浩荡荡飞向牯牛大岗。两波飞剑。遮天蔽日。这一日,李淳罡再入陆地剑仙境界。烽火戏诸侯

6.一种是唐宪宗嗜好丹药,因为服用道士柳泌的丹药过量而导致性情暴躁,最后暴卒。

7.少年侯六在神秘的白狼道士李端白,以及留洋归来的古怪仵作查理王的带领之下,经历了一段极为有趣的走南闯北的云游生活,并安然长大成*。

8.更严重的是,身为皇帝徽宗,醉生梦死,自称教主道君皇帝,置国事于不顾,常和道士在一起,装神弄鬼,编造天书,欺世惑众。

9.李淳罡大声道:“剑来!”,徽山所有剑士的数百佩剑一齐出鞘,向大雪坪飞来。龙虎山道士合式千柄桃木剑一概出鞘,浩浩荡荡飞向牯牛大岗。两波飞剑。遮天蔽日。这一日,李淳罡再入陆地剑仙境界。烽火戏诸侯

10.听着这道士一阵云山雾罩的吹嘘,丁离也不知道是真是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