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穴的成语

有关穴的成语

有关穴的成语共收录57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空穴来风穴:洞、孔;来:招致。有了空隙就会招致风吹来。比喻流言乘机传开来;或比喻消息或传说不是完全没有来由。战国 楚 宋玉《风赋》:“臣闻于师:‘枳句来巢,空穴来风。’”
隙穴之窥比喻执着地努力,最后达到目的。清·龚自珍《太仓王中堂奏疏书后》:“掞区区抱蝼蚁之忠,逞隙穴之窥,于康熙五十六年、五十九年、六十年,奏请册立皇太子,疏前后十余上。”
鼠穴寻羊比喻没有功效的做法。清·袁枚《随园诗话补遗》第四卷:“余笑曰:‘此之谓鼠穴寻羊,蜂窠唱戏,非以诗学教人之道也。’”
龙潭虎穴潭:深水坑;穴:动物的窝。龙潜居的深潭;虎藏身的穴窝。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。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60回:“有分教,卢浚义撇却锦簇珠围,来试龙潭虎穴。”
野处穴居处:居住;穴:山洞。居住在洞里生活在荒野。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上古穴居而野处,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,上栋下宇,以待风雨。”
千里之堤,溃于蚁穴堤:堤坝;溃:崩溃;蚁穴:蚂蚁洞。一个小小的蚂蚁洞,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。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。先秦 韩非《韩非子 喻老》:“千丈之堤,溃于蚁穴,以蝼蚁之穴溃;百尺之室,以突隙之烟焚。”
白蚁争穴比喻竞逐名利。元 马谦斋《沉醉东风 自悟》曲:“取富贵青蝇竞血,进功名白蚁争穴。”
狡兔三穴见“狡兔三窟”。《宋史·河渠志》:“乃是狡兔三穴,自为潜身之计。”
岩穴之士指隐士。古时隐士多山居,故称。《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》:“其君见好岩穴之士,所倾盖与车以见穷闾隘巷之士以十数,伉礼下布衣之士以百数矣。”
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焉:怎么。不进老虎窝,怎能捉到小老虎。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。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班超传》:“超曰:‘不入虎穴,不得虎子。当今之计,独有因夜以火攻虏,使彼不知我多少,必大震怖,可殄尽也。’”
生同衾,死同穴衾:被子。生时共用一条被子,死后合一个坟墓。形容夫妻恩爱。明·洪楩《清平山堂话本·风月瑞仙亭》:“我既委身于你,乐则同乐,忧则同忧;生同衾,死同穴。”
不入虎穴,不得虎子不进老虎洞,就不能捉到小老虎。比喻不担风险就不可能取得成果。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班超传》:“超曰:‘不入虎穴,不得虎子。当今之计,独有因夜以火攻虏,使彼不知我多少,必大震怖,可殄尽也。’”
岩栖穴处指隐居深山洞穴之中。语出《韩非子 诡使》:“而士有二心私学,岩居穴处,托伏深虑,大者非世,细者惑下。”
扫穴犁庭扫荡其居处,犁平其庭院。比喻彻底摧毁敌方。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42回:“有此机会,扫穴犁庭,指顾间事。”
千里之堤,毁于蚁穴一个小小的蚂蚁洞,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。比喻小事不注意会造成大乱子。《韩非子·喻老》:“知丈之堤,以蝼蚁之穴溃;百尺之室,以突隙之炽焚。”
堤溃蚁穴小小的蚂蚁窝,能够使堤岸溃决。比喻小事不注意,就会出大乱子。三国魏·应璩《杂诗》:“细微可不慎,堤溃自蚁穴。”
猿穴坏山比喻小事不注意,就会造成大灾祸。汉·孔融《临终》诗:“河溃蚁孔端,山坏由猿穴。”
十鼠同穴比喻使集中在一起,一网打尽。晋 陈寿《三国志 魏志 鲍勋传》:“勋无活分,而汝等敢纵之!收三官已下付刺奸,当令十鼠同穴。”
岩居穴处指隐居深山洞穴之中。语出《韩非子 诡使》:“而士有二心私学,岩居穴处,托伏深虑,大者非世,细者惑下。”
扫穴擒渠扫荡巢穴,擒拿贼首。
犁庭扫穴犁平敌人的大本营,扫荡他的巢穴。比喻彻底摧毁敌方。东汉 班固《汉书 匈奴传下》:“固已犁其庭,扫其闾,郡县而置之。”
蚁穴溃堤小小的蚂蚁窝,能够使堤岸溃决。比喻小事不注意,就会出大乱子。先秦 韩非《韩非子 喻老》:“千丈之堤,以蝼蚁之穴溃;百尺之室,以突隙之烟焚。”
蚁穴自封比喻以区区之地方自主独立。清 照槤《啸亭杂录 缅甸归诚本末》:“且明置缅甸宣慰司,表内未称宣旧衔;又有蚁穴自封,夜郎天外之言。”
蜂房蚁穴比喻各自占据一方。明 杨慎《丹铅续录 春秋 隐公元年》:“自共和以来,诸侯如蜂房蚁穴,不用天子之元年矣。”
钻穴逾垣见“钻穴逾墙”。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九十九回:“也有钻穴逾垣在那里偷窃的,也有杀人放火在那里抢劫的。”
巢居穴处栖身于树上或岩洞里。指人类未有房屋前的生活状况。北魏 卢元明《剧鼠赋》:“跖实排虚,巢居穴处,惟饮噬于山泽。”
穴处知雨穴:洞;处:居。久居洞中的兽类能预知风雨。比喻有经验。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翼奉传》:“知日蚀地震之效昭然可明,犹巢居知风,穴处知雨。”
焚巢荡穴比喻彻底摧毁。明·唐顺之《牌》:“各处劲兵前来,焚巢荡穴,不留一人,乃已。”
虎穴狼巢虎和狼的窝巢。比喻极其危险的地方。
蚁穴坏堤比喻小事不注意,就会出大乱子。同“蚁穴溃堤”。清 钱谦益《向言下》之五:“蛇螫断腕,蚁穴坏堤,史臣之所以俯仰三汉者也。”
两鼠斗穴比喻敌对双方在地势险狭的地方相遇,只有勇往直前的才能获胜。《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其道远险狭,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,将勇者胜。”
需沙出穴语本《易·需》:“需于沙,小有言,终吉。”和“需于血,出自穴”。后因用“需沙出穴”谓遇险凶而能幸免。语出《易·需》:“需于沙,小有言,终吉。”和“需于血,出自穴”。
穴见小儒穴:洞孔;穴见:一孔之见。比喻见识浅薄鄙陋的学者。清·江藩《汉学师承记》第六卷:“耳听小士,穴见小儒,不知五五之开方。”
穴居野处居住在山洞里;生活在原野上。形容人类远古时期原始的生活状态。穴:山洞;处:居住。《周易 系辞下》:“上古穴居而野处,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,上栋下宇,以待风雨。”
蜂窠蚁穴比喻占据的地方极为窄小,借以对偏安一隅的地方势力的蔑称。宋 曾慥《类说 见闻录 胡讷》:“开宝八年,王师围金陵。朝廷殿试《桥梁渡长江赋》、《习水战诗》;江南亦试《王德惟亲赋》、《谈笑却秦诗》。太祖笑曰:‘江南畜文臣武将,迨同飞走,岂不知中原有真主耶?’赵普曰:‘蜂窠蚁穴不足挂圣虑。’”
虎穴龙潭龙潜居的深水坑,老虎藏身的巢穴。比喻极险恶的地方。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70回:“抵住孔宣的刀。二将又战在虎穴龙潭之中。”
蚁封穴雨蚂蚁聚土洞口,是要下大雨的征兆。汉·焦延寿《易林》卷十三:“蚁封户穴,大雨将集。”
七穿八穴穿:洞,孔;穴:窟窿。形容窟窿很多。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第45卷:“有时十字街头七穿八穴。”
群居穴处原始人类聚群而居,住于山洞之中。比喻粗野无知,见闻浅陋。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:“王之将吏,群居穴处之徒,人人抵掌,欲为不善之计。”
琼厨金穴比喻豪富奢侈的人家。晋·王嘉《拾遗记》卷六:“其宠者皆以玉器盛食,故东京谓郭家琼厨金穴。”
野居穴处穴:山洞;处:居住。居住在洞里生活在荒野。汉·陆贾《新语·道基》:“天下人民,野居穴处,未有家室。”
逾墙钻穴亦作“逾墙钻蠙”。亦作“逾墙窥蠙”。语本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不待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,钻穴蠙相窥,逾墙相从,则父母国人皆贱之。”后以“逾墙钻穴”指男女偷情。语出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不待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,钻穴隙相窥,逾墙相从,则父母国人皆贱之。”
不入兽穴,安得兽子不进野兽窝,怎能捉到小野兽。比喻不冒险进入险境就不能取得成果。《周书·李远传》:“古人有言:‘不入兽穴,安得兽子。’若以奇兵出其不意,事或可济。”
钻穴逾隙见“钻穴逾墙”。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果报》:“安丘某生通卜筮之术,其为人邪荡不检,每有钻穴逾隙之行,则卜之。”
不探虎穴,不得虎子探:探测。不进老虎窝,不能捉到小老虎。比喻不冒险进入险境就不能取得成果。《东观汉记·班超传》:“超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,酒酣激怒曰:‘不探虎穴,不得虎子。’”
钻穴逾墙穴:洞。逾:越过。钻洞爬墙。旧时常比喻违背父母之命、媒妁之言的青年男女自由相恋的行为。后也指男女偷情或小偷行窃。先秦 孟轲《孟子 滕文公下》:“不待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,钻穴隙相窥,逾墙相从,则父母国人皆贱之。”
穿穴逾墙穿:凿通;逾:越过。指穿洞翻墙的偷窃行为。明·杨慎《<周易·说卦>“坎为盗”》:“坎之为卦,外阴柔而内刚狠,有穿穴逾墙乘墉伏莽之状也。”
乘车入鼠穴乘:坐。坐着车子进老鼠洞。比喻根本办不到的事情。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未尝梦乘车入鼠穴,捣齑瞰铁杵,皆无想无因故也。”
黾穴鸲巢蛙洞鸟窝。比喻贫民的居处。
铜山金穴比喻极其富有。清·蒋士铨《临川梦·访梦》:“少甚獐头鼠目,拥着铜山金穴,驷马高车?”
不入兽穴,不得兽子不进野兽窝,不能捉到小野兽。比喻不冒险进入险境就不能取得成果。《北史·韦佑传》:“古人称不入兽穴,不得兽子。安危之事未可预量。”
焚巢捣穴见“焚巢荡穴”。清·李渔《比目鱼·办贼》:“用了第二计,可以焚巢捣穴,削草除根,不留一个余贼。”
穴处之徒穴:洞;处:居。居住在洞穴中的人。比喻孤陋寡闻、见识浅薄的人。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魏嚣传》:“而王之将吏,群居穴处之徒。”
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探:探测;安:怎么。不进老虎窝,怎能捉到小老虎。比喻不冒险进入险境就不能取得成果。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吕蒙传》:“贫贱难可居,脱误有功,富贵可致,且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?”
虎穴得子比喻诗文贴切中肯。明·郎瑛《七修类稿·佛顶菊》:“先生之作,诚可谓虎穴得子矣!”
十鼠争穴穴:动物的窠巢。比喻坏人聚集互相争斗。《梁书·元帝纪》:“侯景奔窜,十鼠争穴,郭默清夷,晋熙附义。”
凿穴为居凿:打孔,挖洞。开凿山洞用作居住的地方。比喻隐士生活。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台佟传》:“佟隐于武安山,凿穴为居,采药自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