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断的成语

有关断的成语

因篇幅关系,断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识文断字知晓文字。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8回:“当着人家识文断字的人儿呢?别抡荤,看人家笑话。”
断断续续不连续的,具有无条理的和不连贯的特性。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34回:“只见水面上或一朵,或两瓣,断断续续,皆有桃花。”
绳锯木断拉绳作锯;也能锯断木头。比喻力量虽小;条件虽差;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;就能把难办的事做成。宋 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第十卷:“一日一钱,千日一千,绳锯木断,水滴石穿。”
当机立断面临紧急关头;毫不犹豫地作出决断。当:面临;断:决断。汉 陈琳《答东阿王笺》:“秉青萍干将之器,拂钟无声,应机立断。”
源源不断源源:水流不断的样子。形容连续不断。《孟子 万章上》:“欲常常而见之,故源源而来。”
断香零玉比喻女子的尸骸。清·洪昇《长生殿·尸解》:“这是我断香零玉沉埋处,好结果一场厮耨,空落得薄命留。”
断织劝学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,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。后比喻劝勉学习。《后汉书:乐羊子妻传》载:“远寻师,一年来归,妻跪问其故,羊子曰:‘久行怀思,无它异也。’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:‘……,今若断斯织也,则损失成功,……,若中道而归,何异断斯织乎?’”
断章截句不顾上下文义,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,而弯曲原意。断、截:割裂。《宋史 选举志二》:“断章截句,破坏义理。”
断子绝孙指没有子孙后代。多用作诅咒语。元 柯丹邱《荆钗记 执柯》:“你再不娶亲,我只愁你断子绝孙谁拜坟。”
义断恩绝义:情谊。恩:恩情。情义、恩情一概断绝。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四折:“想人生最苦是离别,可怜是千里关山,独自跋涉。似这般割肚牵肠,倒不如义断恩绝。”
清官能断家务事俗语。表示家族纠纷情况复杂,外人没法断定谁是谁非。
雁断鱼沉见“雁逝鱼沉”。清·湘灵子《轩亭冤·哭墓》:“雁断鱼沉,久隔音尘,此后相思两地分。”
应机立断犹言当机立断。形容在紧要关头处事果断。汉·陈琳《答东阿王笺》:“秉青萍干将之器,拂钟无声,应机立断。”
多谋善断多作谋划;善于判断。晋 陆机《辨亡论》上:“畴咨俊茂,好谋善断。”
独断独行行事专断,不考虑别人的意见。形容作风不民主。清 容闳《西学东渐记》第19章:“予已预备随时辞职,以便足下独断独行。”
好谋善断形容人能不断思考,并善于判断。晋 陆机《辨亡论》上:“畴咨俊茂,好谋善断。”
能谋善断善:擅长;断:决断。形容人能不断思考,并善于判断。晋 陆机《辨亡论》上:“畴咨俊茂,好谋善断。”
当断不断指应该决断的时候不能决断。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春申君列传论》:“语曰:‘当断不断,反受其乱。’”
当机贵断当:面临;机:时机;断:决断。在紧要关头贵在立即作出决断。《宋史·宋绶传》:“临事尚乎守,当机贵乎断,兆谋先乎密。”
藕断丝联藕已断开,但丝还长长地联系。比喻表面上断了关系,实际上仍有联系。宋 黄机《满庭芳 时欲之宫永兴》词:“人道郴阳无雁,奈情钟,藕断丝联。”
武断乡曲指凭借势力在民间横行霸道。《史记 平准书》:“当此之时,网疏而民富,役财骄溢,或至兼并豪党之徒,以武断于乡曲。”
断还归宗指出嫁或被卖的女子由官府判决归还母家。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二卷:“如今认定我是你失去的妹子,我认定你是哥哥,两口同声当官去告理,一定断还归宗。”
路断人稀路被隔断,行人稀少。形容某种灾害严重,以致路无行人。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十九:“一向恁么去,路绝人稀。”
藕断丝连连:牵连。藕已断开;丝还连接着。比喻表面上关系已断绝;而实际上仍有牵连。唐 孟郊《去妇》诗:“妾心藕中丝,虽断犹牵连。”
梦断魂劳睡梦中也在思想着,弄得神魂不宁。亦作“梦断魂消”。元·王元和《小桃红·题情》:“又不敢对着人明明道,只落的梦断魂劳。”
藕断丝长藕已断开,但丝还长长地连接着。比喻表面上断了关系,实际上仍有牵连。清 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五回:“拭泪珠而洗面,藕断丝长。”
枯蓬断草干枯、断折的蓬草。因易随风飘散,故亦以喻不由自主,行踪难定。《中国民间故事选·六弟兄》:“姑娘离家以后,像是枯蓬断草一样,到处漂流。”
断事如神断:判断。形容判断事情非常准确。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五回:“因此人人皆知包公断事如神,各处传扬。”
断章摘句裁断章节,取缀成文。亦有割裂全文,取其所需之意。唐·李商隐《唐容州经略使〈元结文集〉后序》:“其疾怒急击,快利劲果,出行万里,不见其敌;高歌酣颜,入饮于朝,断章摘句,如振如生。”
恩断义绝恩爱情义完全断绝。恩:恩惠、恩情;义:情义、情份。绝断没有接续。多指夫妻或亲属之间感情破裂。元 马致远《马丹阳》:“咱两个恩断义绝,花残月缺,再谁恋锦帐罗帏?”
断头将军比喻坚决抵抗,宁死不屈的将领。晋 陈寿《三国志 蜀志 张飞传》:“卿等无状,侵夺我州,我州但有断头将军,无有降将军也。”
清官难断家务事再公正的官吏也很难论断家庭纠纷的是非曲直。指家庭内部的事,外人很难搞清楚。明 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十卷:“常言道清官难断家事。我如今管你母子一生衣食充足,你也休做十分大望。”
接连不断连续不间断。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:“陈设兵卫,自王宫起,直至光家之门,街衢皆满,接连不断。”
断墨残楮指残缺不全的典籍。明 王世贞《俞紫芝<急就章>》:“子中独能寻考遗则于断墨残楮,遂与仲温并驱。”
柔肠寸断柔软的心肠一寸一寸地断开了。形容女子的忧愁苦闷。清 沙张白《再来诗谶记》:“先夫之亡,妾柔肠寸断。”
断编残简编:穿简的细长皮条;简: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。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文章。宋·黄庭坚《读书呈几复》:“身入群经作蠹鱼,断编残简伴闲居。”
文身断发古代荆楚、南越一带的习俗。身刺花纹,截短头发,以为可避水中蛟龙的伤害。后常用以指较落后地区的民俗。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周本纪》:“长子太伯、虞仲知古人欲立季历以传昌,乃二人亡如荆蛮,文身断发,以让季历。”
独断专行断:决断;做决定。独自作出决定;自己想怎样做就怎样做。形容行事不民主。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:“在他却不免有点独断独行,不把督抚放在眼里。”
断弦再续断弦:指丧妻;续:连接。比喻男子妻死后再娶。明·熊龙峰《四种小说·张生彩鸾灯传》:“二人缺月重圆,断弦再续,大喜不胜。”
决断如流决策判断就像江河下泻。形容处理问题果断敏捷。《周书 斐汉传》:“汉善尺牍,尤便簿领,理识明赡,决断如流。”
恩断意绝恩:恩惠,恩情;意:情份。恩爱和情义完全断绝,形容感情破裂明 无名氏《认金梳》第一折:“你若得见了你的亲娘,莫漏泄,休将我恩断意绝,可怜我无家无业。”
断缣零璧比喻片段而珍贵的文字。叶景葵《〈忘山庐日记〉序》:“辛亥以后,会面甚稀,今得于断缣零璧中温其绪论,斯诚光绪以来读书明理之君子矣。”
漂蓬断梗比喻生活不安定,到处漂泊。
柔茹寡断柔茹:柔软。指处事软弱,不果断。亦作“柔懦寡断”。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亡征》:“缓心而无成,柔茹而寡断,好恶无决而无所定立者,可亡也。”
多谋少断谋:计谋,计策;判:判断。富于谋略,但缺少决断。清·薛福成《庸庵笔记·史料·骆文忠公遗爱》:“然有为不能有守,好用权术,多谋少断。”
断壁颓垣颓垣:倒了的矮墙。坍塌的墙壁,残毁的矮墙。形容残败的景象。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108回:“抬头一看,只见断壁颓垣,荒凉满目,看那光景是被火烧的。”
遗编断简指散佚而残缺不全的典籍。宋·吕大临《〈考古图〉后记》:“虽遗编断简,仅存二三,然世移俗革,人亡书残,不复想见先王之绪余。”
续凫断鹤比喻违失事物本性,欲益反损。《庄子 骈拇》:“长者不为有余,短者不为不足。是故凫胫虽短,续之则忧;鹤胫虽长,断之则悲。”
暗弱无断愚昧软弱,没有决断。宋 司马光《资治通鉴 卷九十一 晋元帝太兴三年》:“(司马保)好读书而暗弱无断,故及于难”。
断线偶戏像断了线的木偶,不能动弹。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六:“犹如断线偶戏,手足掸软,连话都无了。”
飘蓬断梗飘飞的蓬草和随波逐流的断树枝。比喻到处漂泊,行踪无定。宋 宗泽《上郑龙图求船书》:“全家百指,如飘蓬断梗,一在天之涯,一在地之角。”
断袖分桃断:截断;分:分出。借指男宠。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董贤传》:“上欲起,贤未觉,不欲动贤,乃断袖而起。”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说难》:“与君游于果园,食桃而甘,不尽,以其半啖君。”
同心断金《易·系辞上》:“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。”后以“同心断金”形容心齐力量大。《易·系辞上》:“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。”
断幅残纸断:残;幅:指小笺。指残留或不相联属的写有诗文的小笺。《宣和书谱·行书·吴通玄》:“至于文稿,断幅残纸人争传之。”
壮士断腕见“壮士解腕”。唐·窦皐《述书赋下》:“君子弃瑕以拔才,壮士断腕以全质。”
投鞭断流《晋书·苻坚载记》:苻坚攻打东晋时骄傲地说,我的士兵把马鞭投到江里,都能把江水截断。比喻人马众多,兵力强大。《晋书 苻坚载记》:“以吾之众旅,投鞭于江,足断其流,何险之足恃?”
残编断简指残缺不全的书籍。宋 欧阳修《论删去正义中讥纬札子》:“残编断简,出于屋壁。”
悬断是非悬断:凭空推断。凭空推断是与非、对与错。唐·柳宗元《复杜温夫书》:“吾性呆滞,多所未甚喻,安敢悬断是且非耶?”
拈断髭须髭:嘴上边的胡子。频频搓转胡子,以致搓断了几根。形容写诗时反复推敲的情态。曾朴《孽海花》第35回:“因为这种拈断髭须的音调,在这个书斋里,不容易听到的。”
断手续玉断:砍下;续:接上。砍下手来再接上一块玉。比喻得不偿失。《韩非子·用人》:“不察私门之内,轻虑重事,厚德迫祸,是断手而续以玉也,故世有易身之祸。”